协会动态公告:
金融时报社等单位联合评出2020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上)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20-12-31点击数:

 

2020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之一
疫情引发金融市场剧烈震荡  救助政策力度史无前例
【事 件】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从2月12日到3月23日,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MSCI全球股市指数从581点的高点大幅下挫至384点,跌幅超30%。为应对疫情冲击,全球主要国家迅速出台大规模救助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空前扩张,全球债务占GDP比重创历史峰值。
【点 评】朱民(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
2020年全球金融市场大起大落。一季度,新冠疫情暴发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巨幅震荡,MSCI全球股市指数出现断崖式下滑,美国三大股指下跌速度仅次于大萧条时期。为抵御疫情所带来的冲击,各国迅速推出大规模经济救助计划,发达经济体直接财政刺激占GDP比重接近10%,主要国家央行直接降息到零,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全球市场流动性极度宽松,带来金融市场大幅反弹,MSCI全球股市指数又从低点快速回升至630点以上的历史高点,多种资产波动性达到甚至超过2008年以来的高点。
未来,新的不稳定因素将不断显现。主要经济体尤其是美国所采取的救市行动,短时间内稳定了金融市场。但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此次股指反弹并非源于企业盈利和消费者信心的修复,而更多受巨额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变化的驱动。随着全球疫情的持续蔓延,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初期困扰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将逐渐演变为偿付能力问题和债务风险。2021年上半年,企业破产率将上升,公司债券特别是“垃圾债券”违约率也将上升,或导致债券市场风险不断积聚。新兴经济体财政空间接近到顶,且高度依赖美元借债,主权债务危机风险凸显。过度充裕的流动性极大地降低了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敏感阈值,全球金融市场联动性在疫情后大幅上升至80%,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关联水平,全球金融市场共振风险上升。中长期来看,新冠疫情暴发前,全球经济已长期处在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和高债务、高泡沫、高波动性的脆弱发展模式之中。为化解疫情冲击而实施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活动使当前以“三低三高”为表、以深层结构矛盾为里的经济痼疾进一步恶化。
央行角色转变成为全球市场最大的变局。新冠疫情暴发后,主要发达国家央行下调基准利率至零乃至负利率水平,通过资产购买等手段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多国央行直接入市购买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商业票据等风险资产,从“最后的贷款人”成为“市场最后的坐庄者”。财政与货币政策深度捆绑,财政过度扩张配合无上限量化宽松(QE),政府债务迈向货币化路径。
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金融波动仍会继续,疫情冲击全球金融市场运行逻辑,也给市场增加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2020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之二
美联储公布新通胀目标制  货币政策新框架面临诸多挑战
【事 件】2020年8月27日至29日,在美国堪萨斯城联储主办的素有“全球央行政策晴雨表”之称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对长期通胀目标和货币政策策略声明进行更新,将寻求实现2%的平均通胀率长期目标。此前,美联储相关政策表述是致力于实现通胀率位于“对称性的2%目标”附近。
【点 评】张宇燕(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当前全球经济所处的宏观环境与美联储2012年启用2%的通胀目标时已截然不同,一个典型案例是菲利普斯曲线“失效”,劳动力市场表现强劲也无法引起物价水平的显著上升。不仅如此,持续的低通胀引发潜在通缩风险还在逐渐加大。实施平均通胀目标制,意味着美联储可用未来通胀的“余额”补偿过去和当下的“差额”,在有限的降息空间里通过提高通货膨胀的容忍度为货币政策提供额外的空间,以应对逐渐增大的通缩风险。不过,此次货币政策新框架能否实现美联储设定的预期效果,仍是一个问号,而且还可能带来副作用。
第一,新的货币政策框架调整幅度不大,短期作用不明显。相较原有框架,此次调整既没有引入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也没有直接触及利率调整,而是力求通过引导通胀预期超过2%来间接实现政策目标。金融市场对此次框架调整反应较为平淡也就不足为怪了。自上一轮经济扩张周期开启以来,通胀在大部分时间低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对美联储未来通胀超调的预期和控制通胀能力的信心。
第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可预见性更强,操作不当或削弱美联储信誉。美联储在本次声明中虽然明确地引入平均通胀目标概念,但并未披露该目标制的具体计算公式等更多相关细节。这意味着美联储可以主观地选取特定时期进行估计,“技术性”地调整出符合美联储期望的平均通胀水平,而原本明确的泰勒规则被可主观调整的新规则所替代。这样做的结果是增加了美联储政策的不可预见性,降低了新框架下货币政策操作的透明度,不可避免地削弱美联储的信誉。
第三,美联储的“独立性”可能受到损害,货币政策效用渐弱。新冠疫情发生后,为了向市场释放充裕的流动性,美联储的资产购买标的进一步扩大至企业债、商业票据等,其行为已超越了“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为了保证财政救助所需资金,美联储一方面大规模进行国债购买;另一方面通过维持低利率降低债务成本。这样一来,货币政策便与财政政策深度捆绑,从而使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一定削弱,货币政策对市场的调控能力下降。美联储货币政策能否推动美国经济内生增长性恢复,这是在评估美联储新货币政策框架作用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2020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之三
全球债务再创新高  超宽松政策连锁效应凸显
【事 件】为应对新冠疫情,全球主要国家开启史无前例的宽松浪潮。全球主要国家采取了总计12万亿美元的财政措施。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统计,截至2020年三季度,全球债务规模增加15万亿美元,2020年三季度创下超过272万亿美元的新纪录。IIF预计,到2020年底,全球债务将达到277万亿美元,金融部门以外的债务将达到210万亿美元。
【点 评】 贺力平(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2020年春季后,全球主要国家纷纷采取超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主要国家央行突破了其“最后贷款人”的传统角色。在本轮疫情的经济救助中,欧洲央行和美联储普遍采取直接进入一级市场购买国债的措施,以配合财政政策进行全面扩张。新冠疫情对经济的严重打击,导致全球经济在中短期内难以走出困局,人们对“第二波疫情”的担忧日益强烈。未来一段时期,主要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仍将是扩张性的。
从长期来看,超宽松政策将会带来连锁反应,增加全球经济的潜在风险。一是政府债务持续膨胀并将在相当长时期内维持高位,政府未来偿债负担加重。高负债将导致利息支出/GDP比重上升,使得政府未来偿债能力下降,应对经济再次衰退的政策空间收窄,妨碍后续运用积极的财政措施。各国都面临压低利率甚至引入负利率的巨大压力。二是过度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导致通胀走势成为未来可能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在当前疫情肆虐和经济低迷时期,过度宽松的政策不会马上引发通货膨胀,但会引发社会对超宽松政策常态化的担忧,给经济社会带来深层次的冲击。一旦通胀水平持续抬升,全球主要国家央行在提高通胀容忍度后仍会陷入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难题。利率一旦上升,将触发系统性债务危机,财政状况不可避免将急剧恶化,经济滞胀风险则可能进一步上升。三是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资产泡沫风险可能性加大。全球宽松货币、财政政策虽阻止了经济的进一步下滑,但实体经济复苏不如预期,各国实体经济仍在低迷中。在实体经济复苏仍面临重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货币宽松带来的过剩流动性难以转化为有效的消费投资,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了金融市场寻求短期收益。这是造成此次疫情后期各国股市纷纷大幅反弹的一个因素。金融市场出现了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背离,长期性系统性风险显著上升。四是过度宽松政策可能加大道德风险。全球主要国家央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以对冲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但过度使用宽松政策来代替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在微观上可能增加金融机构和企业的道德风险,容易造成社会对宽松政策的长期性依赖,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
总体上看,疫情发生以来,全球货币宽松程度急剧提高,在短期内虽然起到了缓冲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的作用,但从长期看,过度宽松的政策可能会给金融体系带来潜在风险,影响后期的经济发展。
 
2020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之四
疫情催化数字金融加速发展  科技重塑金融生态版图
【事 件】 疫情之下,传统产业受到负面冲击,而在线办公、网上购物、线上教育和医疗等“非接触式服务”崛起,增强了经济韧性,也带动了以移动支付、大科技信贷、数字人民币为代表的数字金融加速发展。例如,2020年4月16日,数字人民币率先在苏州相城区落地应用,随后在深圳、雄安、成都以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内进行了封闭测试。未来,数字人民币还将在上海、长沙、海南、青岛、大连、西安六地试点。
【点 评】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凸显了“非接触经济”的价值,带动了以移动支付、大型科技信贷、数字人民币为代表的数字金融加速发展。商业银行强化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渠道服务,拓宽线上业务范围,简化线上新发放贷款、续贷和展期流程,放宽线上支付转账限额。大型科技公司利用科技平台和大数据风控模型向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同时,中国率先落地试点数字人民币。数字金融加速发展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助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带来了客户服务方式和业务处理的敏捷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将重塑金融生态版图,对银行业提出新挑战、新要求。第一,科技改变用户金融消费习惯,传统银行服务方式面临转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改变用户消费、支付和理财的习惯,银行客户到店率下降,手机银行成为银行接触用户的主要门户。用户金融需求也趋向个性化、场景化和综合化,银行线下服务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银行传统业务模式有待转型。
第二,大型金融科技公司优势突出,低成本、大规模地触达用户,倒逼银行数字化转型。大型科技平台获客的长尾效应突出,例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各有8亿和12亿名用户,依托平台能够零成本获客,而银行仍面临获客难、成本高的问题。大型科技平台通过支付切入金融领域,全面布局线上线下商业生态圈,抢占客户触点和流量入口,将业务触角伸向信贷、财富管理等领域。大型科技平台通过用户数字足迹进行大数据分析,构建大数据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不断拓展线上借贷业务,其门槛低、放贷快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对传统银行借贷业务带来冲击,倒逼银行向数字化转型。
第三,银行持续增加科技投入,竞争压力增大、分化明显。主要商业银行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在惠农贷款、零售金融、便民缴费等领域建立业务优势,这增加了银行业竞争压力,也倒逼商业银行走差异化、专业化发展之路。大中小银行分化趋势明显。尽管中小银行也加大了金融科技投资,但不同类型、规模、地区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数字化能力差距较大,未来银行业格局将明显分化。
第四,数字人民币将重塑支付市场。数字人民币依托可信加密技术能实现点对点、双离线和可控匿名支付,更加经济、便捷和安全,为用户提供了支付新选择。数字人民币不仅能打破第三方支付市场垄断,也使商业银行依靠兑换、管理数字人民币直接进入支付场景,提高零售支付市场份额,便于拓展数字支付场景和开发综合性数字金融产品服务。
 
2020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之五
LIBOR与替代利率大幅度偏离  全球基准利率改革加快推进
【事 件】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引发市场恐慌,隔夜LIBOR与隔夜SOFR出现大幅度偏离,3月16日,隔夜LIBOR比SOFR高出82个基点。2020年3月,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宣布开始发布SOFR后置复合均值及每日SOFR指数。2020年11月30日,美联储理事会等声明,将银行停止使用LIBOR的期限从2021年年底延长至2023年6月底。
【点 评】陈卫东(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
全球主要货币基准利率在金融市场交易和资产定价中发挥着“神经中枢”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基础参考指标,被誉为“最重要的数字”。由于LIBOR操纵案,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一些国家开始推动全球基准利率改革。LIBOR替代利率改革将对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带来深远的影响。从已经推进的改革举措看,有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LIBOR与替代利率之间偏离的风险。在美国推出的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英镑隔夜平均指数(SONIA)等新基准利率与LIBOR并存期间,金融市场面临较大流动性压力时,有抵押的SOFR等新基准利率和无抵押的LIBOR可能会出现较大偏离。2020年3月,全球新冠疫情引发金融市场波动,LIBOR与替代利率大幅度偏离可以视为一次极端情况下的压力测试。
第二,不同替代利率转换过程中的风险。由于不同货币在不同主体、不同市场下推进,时间步调不统一,方式、方法有别。在金融机构存在多种选择时,就存在认识偏差、交易产品各自定价的问题,容易引发市场混乱。
第三,转换后的全球市场定价体系分割。由于各国基准利率基于各国不同标的、不同信用交易主体的交易价格发布,各种货币之间的利率将不仅取决于汇率,也取决于不同的信用偏差,因此,存在各币种定价的分割。未来各国基准参考利率的发布时间无法严格统一,基准利率之间的转换步调存在差异,极有可能造成跨市场投机和套利行为,金融市场稳定性将受到影响。
LIBOR定价中最重要的货币是美元,基准利率转换最大的影响是通过美元体现出来的,这一变革最重要推手是美国。在美元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监管政策的差异及当时的历史环境造就了欧洲美元市场的大发展,离岸市场推动了美元国际化大发展,由此也逐步形成离岸美元价格的主导权,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形成倒逼效应。美国在实施基准利率改革后,重新掌握离岸美元的定价权,一方面,将会强化美国对美元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会对其货币政策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在SOFR取代LIBOR后,美国货币政策调控不仅会导致本土资金供求变化及公众金融产品价格的调整,也会直接影响到全球金融产品定价,实际调控效果与此前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SOFR为定价基准利率时,美联储政策利率直接影响本土市场,并很快影响和传导至离岸市场,货币政策外溢效应更加明显。
从国际经验来看,本币国际化存在“离岸市场、离岸定价、市场开放”和“离岸市场、离岸定价、市场封闭” 两种不同模式。在离岸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离岸市场有可能主导该种货币定价权;在前一种模式下,离岸市场对本土市场造成较大的扰动,从而影响到本国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在后一种模式下,虽然离岸市场也会干扰本土市场,但只要管制措施合理,仍可维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由美国着力推动的对LIBOR的改革以及随后各国推出的对LIBOR的基准利率的替代,体现了美元定价权向美国的回归,各国推动本币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类似问题。而基准利率转换后的后续影响则值得全球金融从业者和各国央行的高度关注。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网站登陆 |

Copyright © 2005-2015 江苏省银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省协会版权所有2012-1号 备案号:苏ICP备05075282号

地址:南京市中山南路368号亚东名座8楼(培训部电话:83193282) 再投诉中心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