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公告:
张云:商业银行应主动转型以适应新常态
作者:来源:中国金融杂志发布时间:2014-11-04点击数:

编者按:在经济新常态之下,银行加快推动经营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具体到各家银行,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型以及如何实现转型,从而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仍是一个难题。本刊特别约请多家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者结合各自银行发展规划,谈一谈新常态下银行的转型方向及路径选择。(张 云)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上再次提到了“新常态”的表述。“新常态”这一重大论断,既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基本遵循,也对金融业经营转型提出了新的全面要求。商业银行要立足新常态,主动加快转型步伐,更好地适应和服务新常态。

正确认识经济新常态的科学内涵

对新常态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新”,即不同于以往;二是“常态”,即相对比较稳定并且会延续较长时间的状态。从中国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新常态具备五个基本特征。

经济增速的新常态:从高速向中高速转换。2002~2011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高达10.6%。但从2012年初以来的近三年时间内,经济增速一直在7.3%~7.9%的狭窄区间横盘整理。经济增速从高速向中高速的转换,是由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既具有趋势性,又具有必然性。首先,潜在增长率在下降。潜在增长率主要由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决定。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下降,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储蓄率的下降和资本投入的放缓,而全要素生产率短期内难以大幅提高。在这三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潜在增长率已经由此前的两位数降至目前的7%~8%。其次,增长模式在转型。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逐渐告别“投资+出口”的旧模式,消费拉动的重要性加大。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自2006年以来首次超过投资,2014年上半年再度成为第一动力。相对而言,消费不易受到外在冲击,增长更为平稳,这就意味着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将显著缩小。

发展理念的新常态:从唯GDP论到全面发展。与经济增速放缓相适应,政府的发展理念也进行了调整,不再以GDP论英雄,而是着重于更为全面的发展观。一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放弃“速度情结”,遵循经济规律,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二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在维护绿水青山中打造金山银山,在共享发展的物质成果中共享生态成果;三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让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发展进程,共同享有发展成果。

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升级,逐步进入新的优化再平衡阶段。一是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主体。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后这一比重还将继续上升。二是从城乡区域结构来看,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一方面,中央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原有的二元结构正在逐渐被打破;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目前已经超过东部地区,区域之间正在形成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从收入分配结构来看,居民更多分享到发展成果。但同时也需要看到,结构调整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因而必须对调整中的阵痛予以密切关注。

动力机制的新常态:突出深化改革与创新驱动。在经济增速放缓、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经济发展的动力由过去主要依赖要素投入,转向更多地依靠改革推动与创新驱动。首先,改革红利将全面释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中央坚定不移地下好改革先手棋,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减税让利,明显增强了企业活力和经济的内生动力。未来随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国企改革等全面展开,经济活力将进一步迸发,改革红利将转化为新常态下的新动力。其次,创新驱动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适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能够极大地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有助于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12.09, -0.25, -2.03%)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政策调控的新常态:保持定力与主动作为相结合。在新常态下,中央确定“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调控思路,并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方法。一是区间调控,即为经济运行确定一个合理区间,当经济运行接近区间下限时,政策重心转向稳增长;当经济运行接近上限时,政策重心转为防通胀;当经济运行在区间之内时,则加大调结构、促改革的力度。二是定向调控,即不采取大规模刺激,不搞“大水漫灌”,而是针对“三农”、小微企业、棚户区改造等实体经济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定向扶持。三是精准调控。无论是政策工具的选择还是调控时点的拿捏,都更加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及时性。通过“政策调控”的新常态,将有效保障宏观经济的总体平稳健康运行。

正确把握新常态对金融业提出的新要求

新常态对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新要求。以往我国一些金融机构没有完全摆正服务实体经济和追求自身利益的关系,过于强调经营利润,攀比盈利规模和盈利增速的倾向较为明显。不少银行通过快速做大理财、同业等影子银行业务拓宽收入来源,通过不规范收费和不合理定价扩张收入规模,以保持盈利的高速增长。虽然目前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接近GDP的3倍,但由于影子银行过度膨胀、信贷资金内部“空转”,金融“浮沙指数”(业务规模与实际效果之比)偏大,金融运行与实体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加剧了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新常态之下,国家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需要用金融的活水来浇灌实体经济之树。这就要求银行业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平衡好追求经济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和良性互动。

新常态对把握增长速度提出了新要求。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拉动下,过去30年间我国银行业实现了年均22%的信贷增速,过去10年间银行业资产规模年均增速超过18%,过去5年间新增贷款远超过去60年贷款增量的总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本质上是经济高增长在金融领域的反映,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水涨船高现象。

新常态之下,受经济放缓、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等多重因素的冲击,商业银行业务增速的下降和盈利增长的放缓也将成为常态,以往两位数的高增长已难以为继。2010~2013年,上市银行的总资产增速分别为18.2%、16.7%、14.8%和9.3%,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3.3%、28.9%、17.4%和12.8%,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就要求银行业不能延续过去的思维模式,而应主动适应经济增速的新常态,既要避免过于追求过快增长,又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努力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新常态对优化业务结构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依靠大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弱化,民营经济和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新兴区域、新兴产业和新兴客户的活力进一步显现,涌现出多方面的“结构性机遇”。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相应调整客户结构、区域结构、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实现业务、渠道、市场和盈利来源的多元化,更好地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新常态对管控资产质量提出了新要求。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十分有利,普遍能够实现盈利,居民收入也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整个社会的资金流量较为充沛,偿债能力也较强。在这样的环境中,商业银行一方面能够实现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另一方面还能够保持较高的资产质量。再加上前些年股改上市时,大幅度剥离不良资产,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一度降至1%以下,远低于欧美银行业3%~4%的不良贷款率。

新常态之下,经济增速趋缓,同时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客户经营出现困难,前期隐藏的部分风险也容易暴露出来。2014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6944亿元,比2013年末增加1023亿元;不良率为1.08%,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今后一段时间,各种矛盾冲突和风险事件可能会更加频繁,“两高一剩”、房地产、影子银行等领域的金融风险可能会继续发酵,银行业资产质量将承受较大压力,守住风险底线将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

新常态对推动改革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新常态之下,中央将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适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活力竞相迸发,让动力充分涌流,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银行业而言,告别高增长时代后,内涵式增长的“新常态”也已来临。商业银行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努力向管理变革要红利、向技术创新要红利。

 商业银行应主动转型以适应新常态

发展模式转型重在服务本位、适度增长。经济新常态下,履行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首要任务就是转变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模式转型,确保改革发展进程始终与国家要求和宏观形势紧密结合,努力实现服务实体经济与追求自身发展的有机统一。

一是牢固树立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意识。商业银行必须端正业务经营指导思想,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导向,主动服务、让利于民。要引导全行上下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强化各种正向激励安排,将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作为评价各级行经营业绩的重要标准,激发全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明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着力点。围绕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战略部署,针对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难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找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过程中金融支持的着力点,突出抓好对“三农”、小微等客户,对新型城镇化、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以及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行业的金融服务。

三是明确银行自身的适度增长目标。适应经济增速换挡要求,调整对业务发展速度的心理预期,科学认识银行业整体增速放缓新常态,确立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发展目标,把优化业务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经营策略、绩效考核、资源配置等方面也要做好相应调整。

业务经营转型重在培育优势、打造亮点。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业务经营转型,必须着眼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巩固、亮点更加突出。以农业银行(2.54, 0.00, 0.00%)为例,我们将在继续巩固和提升网点、网络、资金优势的基础上,着力在服务“三农”、大资管体系建设和现代金融服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是构建“三农”服务新模式。积极运用新技术,以“一卡一网一柜”(惠农卡、各类网络服务渠道、传统柜台和超级柜台)为纽带,努力探索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率、可持续服务“三农”的有效路径。加快特色产品创新,打造三农金融“产品箱”,不断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县域旅游业发展、县域城镇化建设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模式。

二是加强“大资管”体系建设。适应企业融资方式多元化、居民理财方式多样化的新趋势,建立覆盖表内外、本外币、境内外的大资产负债管理模式,提高资产与负债业务、表内与表外业务、信贷与非信贷业务、管制与市场化业务之间的协调性。探索构建资产管理业务专营体系,强化对产品设计、客户营销、投资运作全过程的管理,并逐步向事业部制方向发展。

三是加快现代金融服务创新步伐。紧跟客户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升级的步伐,在完善传统金融服务功能的同时,切实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现代化水平。要立足大型银行优势,注重发挥投资银行、金融租赁、保险、产业基金等多元化金融的合力,创新综合化服务模式,打造业务增长的“新引擎”。

风险管理转型重在回归本源、守住底线。新常态下推进风险管理转型,必须立足长远发展,恒久坚持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观,使风险管理回归本源,为稳健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坚守“四个三”原则。历史上的多次金融危机反复告诫我们,银行业必须更加注重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平衡,更加严守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要求,更加健全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制度,更加完善前、中、后台防火墙,把“三性”“三铁”“三查”“三分离”原则落实到位,回归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本源。

二是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首先是处理好分业监管和综合经营的关系。既要在“服务多元”战略愿景下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合理满足客户多元金融需求,又要严格遵守监管标准,规避合规风险,防止风险交叉传染。其次是处理好严格管理和业务创新的关系。既要面向实体经济积极创新有实际价值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又要高度警惕新业务潜藏的新风险,尤其要避免过度创新,导致资金空转、“脱实向虚”。

三是构建“大风险”管理体系。这是应对风险压力增加的治本之策。要进一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风险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表内外、境内外各类风险都纳入管理范畴,切实提升风险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有效应对新形势下风险管理的新挑战。进一步强化“两高一剩”、房地产、担保圈、地方融资平台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严格落实风险管控责任,扎实推进信用风险排查和专项治理,切实守住风险底线。

管理体制转型重在改革推动、创新驱动。新常态下推动管理体制转型,必须将改革创新作为打造现代管理体制的根本驱动力,坚持全面深化内部改革、加速技术与业务融合,切实增强自身竞争软实力。就农业银行而言,需要着重做好以下方面:一是调动全行推进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引导全行充分认识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切实落实到每一层级、每一条线、每一环节。充分激发全行改革创新热情,引导全行聚焦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股东关注的重点问题、社会和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地推进改革、增强创新能力。

二是深化内部改革增强动力。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加快推进内部管理改革。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全口径统筹、全流程管理、全员参与”的产品创新体系,构建集交易处理、账务核算、风险控制、客户服务及业务支持于一体的“大运营、大后台”格局,建立适应公众持股银行要求、符合自身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三是加快技术创新激发活力。加快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互联网金融技术蓝图、移动金融服务体系、大数据平台建设,创新推广“数据网贷”、直通账户、移动APP等产品和服务,构建支撑和驱动银行未来发展的基础技术平台和业务平台,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作者系中国农业银行行长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网站登陆 |

Copyright © 2005-2015 江苏省银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省协会版权所有2012-1号 备案号:苏ICP备05075282号

地址:南京市中山南路368号亚东名座8楼(培训部电话:83193282) 再投诉中心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