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周四通过展开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向银行系统注入了人民币350亿元(约合56亿美元)资金。
央行上一次进行逆回购操作是在4月16日,当时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向银行系统投放了人民币100亿元短期流动性。
荷兰国际集团(ING)驻新加坡经济学家康登(Tim Condon)称,中国央行的举措并不令他感到意外,央行此举的大背景可能是融资成本仍被认为过高,央行希望贷款增长。
尽管中国央行自去年11月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放松措施后在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低方面最初取得了成功,但借贷成本过去一个月有所反弹,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火爆的股市迎来了一大波首次公开募股(IPO)。
5月中旬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降至约1.93%,今年初的高点为4.84%。不过,截至周三晚间,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已逐渐回升至3.08%。7天回购利率是衡量银行间短期借贷成本的一个基准。
康登称,中国央行希望短期利率更接近2%而不是3%。
中国央行在官方微博发布的一份简短声明中称,近期,受半年末金融监管指标考核以及大盘股发行等因素影响,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短期资金需求有所增加;央行及时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适量投放短期流动性,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
招商银行(18.72, 1.29, 7.40%)(China Merchants Bank)高级分析师刘东亮称,6月末正在临近,此时通常是各银行急于寻找资金来满足资本要求的时期,也是两年前发生上一次钱荒的时间。
2013年夏天,中国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钱荒,几乎导致脆弱的金融体系崩溃。彼时,银行疯狂争夺资金,一度推动7天期回购利率飙升至12%的纪录高点。中国央行起初打算利用这次危机来约束那些参与不计后果融资活动的银行,但后来不得不注入大笔资金来结束这场乱局。
不过刘东亮表示,央行的最新举措降低了使用更强政策工具(即短期内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 周四,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7%,低于4月16日的3.35%。这一行为彰显了央行的动机。
此前外界一直强烈预期(市场近期也一直风传)央行为刺激疲软的经济或于上周末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上个月,中国央行宣布了六个月内的第三次降息,而就在不到一个月前央行刚刚把存款准备金下调了一个百分点。
刘东亮称,这也就是说,逆回购无法代替降准,前者是为了在短期内缓解融资环境紧张的问题,而后者是为了在长期内释放流动性。
康登表示,他预计中国政府会在下个季度降准。
康登称,像地方政府债务以及出口疲软这样的问题还将继续存在一段时间,这不仅仅是今年才出现的问题,政府需要通过刺激支出来实现增长,进一步放松政策是不可避免的。